儿童剧《小兵张嘎》全球首演
发布时间:2016-05-23 10:44:48 点击量:
(通讯员:郝晶)5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精英集团荣誉出品,河北传媒学院、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大型多媒体儿童剧《小兵张嘎》在石家庄人民会堂轰动首演。2015年,河北传媒学院凭借 《小兵张嘎》的策划创意,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型原创舞台作品的扶植,这是艺术基金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家获得扶植的民办高校。
首演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发表了致辞。在致辞中,蔺主席表达了对《小兵张嘎》演出的殷切期望,特别是在河北省委刚刚发布了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之际,《小兵张嘎》肩负了发展河北文艺,打造“德艺双馨文艺冀军”的使命。
该剧是我校产学研模式的重大突破,用一部舞台剧把实践行动扩大到全校各院系,根据不同专业属性参与到《小兵张嘎》的演出实践中。全部演出人员均为表演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和在校生;舞美团队是由表演艺术学院舞台管理及表演专业学生组成;服装团队是由戏剧影视专业服装化妆工作室组成;宣传片等制作团队是由影视艺术学院摄影摄像专业组成的。他们在专业戏剧人的带领下进入完全职业的环境里,锻炼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精神。
《小兵张嘎》全球首演,以温情朴素的“致敬老兵”的形式,感动了全场千余名观众。视频短片中,耄耋老人颤抖却坚定的军礼和胸前闪亮的军功章把台下的年轻观众深深打动;而当剧组专程邀请的老兵代表,96岁高龄的陆宜老人和他的老“战友”——91岁高龄的徐光耀老先生登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小兵张嘎》不只是一部红色经典,更是少有的能够影响几代人的作品,首演现场记者看到,观众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三口之家、爷孙组合占据了绝大多数,甚至还有四代同堂。全剧以贯穿始终的童趣、不时惊艳的舞台效果、不失深刻的解读、全面挖掘了经典文学《小兵张嘎》在当下时代的精神价值,受到观众、媒体业界的一致好评。河北青年报等本地主流媒体以及今日头条等主流网络媒体对此都做了专题报道。
《小兵张嘎》的成功首演,不仅仅是打造了一部经典作品,在其创排背后的意义更加重大。河北传媒学院是《小兵张嘎》出品方和演出方,为观众带来感动、欢乐和震撼表演的,正是该学院表演专业从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代表。本着教育先行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打破常规的教学管理体系,大刀阔斧地从大一至大四公开选拔演员,采用全院各系联合创作+院外名师领衔指导+中青年艺术家加盟的全新排演模式。
据表演艺术学院李杉院长介绍,该剧的全部主创,不仅是国内最优秀的青年戏剧创作者,同时也拥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剧组专程赴北京排练,通过国内一流的戏剧导演、编剧等艺术家的指导,创新地将表演课融入到实际排练中。此举使表演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学校阶段就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剧场,从学生到演员的跨越,这在全国范围内是一次毋庸置疑的创举,是真正成功实践了产学研模式,对于大多数从未等上过舞台的学生来说,从这次开始,他们已经拥有了职业演员的身份。
跟一般看演出不同,“看一出戏,观一个展,上一堂课”是看《小兵张嘎》的标准配置。伴随着《小兵张嘎》上演,“疯狂嘎子城”也随之启动。这是省内第一个以演出剧目为核心,融购物、展览、游艺、教学为一体的微型综合体验场,策划人郭琰介绍,“疯狂嘎子城”分为嘎子家、英子家和胖墩儿家三个区域。让观众进入剧场,从吃——胖墩家的杂货铺;到玩儿——英子家的手工小木枪作坊;到看——《小兵张嘎》珍藏展,到最后的演出,形成全方位的感受,看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行为,而是全方位的文化享受。微市集将承载着河北文化,跟随巡演的道路,走遍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地方。
儿童剧《小兵张嘎》将开启全国巡演之路。巡演不仅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进行,也会深入到河北边远地区的乡村学校。制作人郭琰说,“按计划,到八月底要演完60场,至少有二三十场是要走到基层的学校。我们一方面跟教育部门联系,获取学校的信息,一方面自己也在搜索相关的线索,做出行的准备。如果学校有需求,也可以主动申请,我们肯定会积极联系的。”因为各地演出的条件不尽相同,《小兵张嘎》做了两个版本,除了首演上演的大剧场版,还有一个三人的木偶肢体剧《小兵张嘎·幻想曲》。《小兵张嘎·幻想曲》的布景和道具非常便捷和环保,有些东西甚至可以用当地的材料来现场制作。如果需要去到非常偏远的山沟里演出,道具不方便运输,大剧场版没法演,但 《小兵张嘎·幻想曲》在教室就可以给孩子们演。8月,它将出征英国,参加爱丁堡国际级戏剧盛会,届时将和“疯狂嘎子城”一起,让全世界的观众,用新颖的方式,认识河北,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