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

“人在家中宅,骗局天上来”

发布时间:2020-03-20 14:36:00   点击量:

 “人在家中宅,骗局天上来”

 

——网络防骗在行动

策划:文艺部

    疫情期间,要防疫情,也要防诈骗!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推迟开学,中小学生开始上网课。线上上课,既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又不耽误课程进度,一举两得,原本挺好的事情,不料却被骗子钻了空。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严重的破坏了社会良好的秩序。自疫情后,各大高校推迟开学,这使得学生长期呆在家中,增加了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有同学在网上发生被类似传销性质的手段骗取财物,同学们的防骗意识有待增强。

    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表演艺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提醒大家:“疫情应防控,骗子会钻空”!让我们一起get新知识,防骗在当下。

下面的欺骗手段和诈骗套路你能识破几个?









一、骗术演变:购买口罩等物资诈骗

       疫情期间,医用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及相关药品供不应求,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该类商品的出售信息,当有事主咨询购买事宜时,骗子就要求事主先付款再发货,一旦付款,骗子便将事主拉黑。

 

在家防范正确姿势:网上交易要在正规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销代购信息;购买相关防护器材和消毒用品要找正规药店,谨防上当。切勿盲目跟风抢购,不要因为心急而点击不明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等。

 

二、经典骗术再登场: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骗子通过微信群、QQ群等媒介群发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假冒“银行短信”“银行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骗取用户信息;发布信用卡套现广告,骗取信用卡密码后,透支卡内资金;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在家防范正确姿势:任何不需要签订合同的贷款都是不可能的,选择正规融资渠道;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不要轻信所谓的“信用卡代办机构或人员”;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有效期、卡背面上签名栏末三位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三、在家无聊接到这样的电话:快递出问题诈骗

   诈骗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按照指示操作“退款”,实则是在引诱受害人输入验证码,套取银行密码等信息,骗取账户资金。

 

在家防范正确姿势: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不要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在使用各类购物平台APP时,客服人员不会向用户提出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的要求,切记勿将钱款转入陌生人银行账户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网购出现质量问题、订单错误,要求退款退货时,请在官方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银行发送的验证码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轻易外泄。

 

 

四、这个骗术你还在做吗?:刷单类诈骗

       各种QQ群、微信群里发布许多兼职信息,工作内容大多是网络刷单,发布者声称“回报率高”“工资日结”“不占时间”,骗子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当事人上钩,要求其刷单做兼职并承诺会提现。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多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骗取金额。

 

在家防范正确姿势:当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者兼职的时候,不要被高额报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找兼职应当前往正规的公司或中介,签订合法劳务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当对方要求预先交纳保证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时候,一定要牢记风险意识;网络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应避免参与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

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破。

 

五、 利用疫情热度制作传播木马病毒

在社会各界与肺炎疫情持续斗争的同时,不法分子却在利用疫情热度制作传播木马病毒。近日,一“新型冠状病毒”远控木马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紧急通知》、《上海专家最新研发抗病毒喷雾》《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人员名单》等各类疫情相关文件为名,借全国人民对疫情的关注度,制作并传播异常活跃的远控木马。该木马家族还通过网盘和Telegram群进行传播,不法分子为躲避追踪,更是对木马程序进行了多层嵌套加密,防不胜防。

防骗须知

该批“新型冠状病毒”系列电脑病毒多为“exe”安装程序,这些病毒伪装成“冠状病毒”、“逃离武汉”“双重预防机制”、“新型冠状病毒预防通知”等诱饵词汇,利用人们高度关注、渴求获得相关信息的心理,诱导电脑用户下载并将其打开,一旦打开安装程序,轻则导致数据丢失、系统故障、个人信息泄露等,重则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造成财产损失。
 

六、 火车、航空公司机票退改签行骗

近日,董先生收到了一则短信,信息显示由于疫情航班取消。董先生立刻拨打了短信提供的电话办理手续。骗子接通电话后,让他提供了自己绑定的银行卡号,上报了卡内余额,随后给他发来了改签专用链接。根据页面提示,董先生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随后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

防骗须知

接到退改签电话或短信,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情况。航空公司飞机因故不能起飞,也会给订票客户发送短消息,但不会让客户通过网银、支付宝等方式进行任何涉及钱款的交易。
 

七、谎称亲友染病行骗

在病毒面前,生命是脆弱的,疫情期间各地的医疗资源都较为紧张。骗子冒充亲戚朋友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发来消息,称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已被隔离,并以救治、缴纳住院费等为由要求对方转账。
 

防骗须知:关心家人及亲友身体健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疫情时期,对于在电话里或社交软件中以亲友染病名义要求转账汇款的行为,一定要先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以免被冒充身份的骗子诈骗。
 

八、伪装公益机构募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用户为疫情地区奉献爱心时,不法分子趁机冒充公益组织或民政部门,通过手机短信、虚假网站发布虚假捐赠活动,通过预留指定账号骗取用户捐赠的善款。

对此,大家一定通过正规捐赠途径捐款,可通过查询慈善组织及公开募捐备案信息对募捐平台进行辨别,方法为:在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网站、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中查询是否为正规机构。

 

九、强制“体检”要求缴费,可报警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年后用户陆续返回工作城市,一些不法分子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寻找外来人员,谎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增多,必须经过体检才能乘车或进入城市,需要缴纳“体检费”、办理“健康证”。为保证用户安全,在车站等场所会进行人员登记和提问检测,不会强制体检。如遇到强制体检、办健康证的情况,可拨打110报警保护自己财产安全。

面对网络电信诈骗,我们要牢记什么:

 

防范要点一:

1.个人信息要保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手机号不要轻易泄露,银行,航空公司,网商的正规客服都不会直接询问这些信息。特别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告诉其他人“短信验证码”。

2.说钱不闹热。一点要“先小人,后君子”。只要说到钱,不管是借钱还是给你钱,也不管是老子还是儿子,一律电话来先确认对方身份。特别是遇到“客服人员”打电话来说到钱,必须到官方网站或拨回正规客服电话进行确认,当心“木马”和“被钓鱼”。

3.必须妥善保管绑定的银行卡、信用卡和手机,如果手机丢失要第一时间进行补办;如果出现手机无法拨打,可能被骗子以补卡的名义来窃取你的绑定银行卡资金;建议不要在支付宝或网银里村大量资金。

 

防范要点二:

1.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账户资料等信息。

2.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

3.不要按陌生电话或短信的提示操作转账业务,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

4.不要接听显示非常规号码的陌生电话。

5.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不要回拨打过来刚接通就挂断的陌生电话。

6.如果接到可疑信息,应该采取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的方法处理,以避免财物损失。

 

牢记三句话:

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

 

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8条“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统统都是电信网络诈骗!!!



[版权所有]河北传媒学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警安路8号  [邮编]050071

招生咨询:0311-85100688    办公电话:0311-85861920

冀ICP备11024535号